拋開Instagram的成功很難複製不說,Instagram離我們也比較遙遠,畢竟這是國外的成功產品,我們今天重點是來看一下國內的這些圖片分享類應用中誰能真正成為中國的」Instagram」,誰最後會成為中國的」PicPlz」。
當然首先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Instagram的介紹吧:
Instagram的中國追隨者:
1.Weico+ iPhone 價格:免費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Weico並且用它來玩微博,但是有多少人知道Weico+呢?其實二者師出同門,由一家公司開發,只不過Weico+只側重於圖片分享,走的是Instagram路線,而且Weico+的界面和Instagram也非常之接近,用戶可以將拍攝的照片或者相冊中的圖片添加濾鏡特效后同新浪微博、人人、QQ空間、豆瓣甚至Facebook和Twitter上。Weico+作為一款中國本土類Instagram圖片分享應用來說成績還算不錯,在中國區社交分享類應用中排名也達到了前20的水平,在總榜單中甚至一度能和Instagram相媲美,weico+的社交分享也比較強大,相比Instagram的中國化分享只有新浪微博來說就多了很多不同的分享方式,更加適合中國用戶一些,小編覺得Weico+是有望成為中國的Instagram的。
2.圖釘 iOS/Android 價格:免費
圖釘算得上是類Instagram圖片分享應用中出現得比較早的一款應用了,據稱其用戶數量也相當高(超過500萬,Instagram的十分之一),作為一款拍照應用來說擁有這樣的用戶數量是非常不錯的。圖釘有超過20種的濾鏡可供選擇,諸如LOMO、紫羅蘭等眾多濾鏡可以實時添加到照相取景框中,能讓你簡單快速的和好友分享照片。並且你在分享中同樣可以添加照片地理位置信息,讓別人知道你是在哪兒拍攝的照片,你上傳的所有照片都是以日曆時間線的形式顯示,方便查詢和管理。3.圖兜 iOS/Android 價格:免費
圖兜的拍照功能和前面的三款應用如出一轍,都是直接拍照過程中添加濾鏡或者給相冊中的圖片添加濾鏡。不過相比前面幾款應用來說,圖兜加入了一些比較獨特的功能,在拍照或者給已有圖片添加濾鏡的時候你還可以通過塗鴉功能給圖片添加文字,不過這個塗鴉功能有點單調,不能調節筆觸以及顏色,只有單調的黑色,你可以給圖片添加一些塗鴉文字,不過想做出有創意的塗鴉的話還是比較有難度,如果能讓用戶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給圖片添加各種顏色和形式的塗鴉的話這款應用的特色就更加鮮明了;這款應用的UI設計也比較獨特,在對圖片發表評論時,它彈出的是木紋輸入界面而非常見的輸入欄;而且這款應用還支持用戶自定義主體顏色,長時間使用厭倦的單一顏色的時候換個顏色還是不錯的選擇的。圖兜同樣支持將照片分享到新浪微博、騰訊微博、開心、人人等國內主流社交平台上。
圖兜雖然相對來說比較有特色,但是拋開這些特色不說圖兜就完全是照搬了Instagram,無論是界面還是操作方式如出一轍,僅僅就是換了個顏色而已,其用戶數量以及排名都非常不理想,和前面的兩款應用比較來說就弱了很多,如果照這麼發展下去結局恐怕不會好到哪兒去。
4.冒泡拍拍 iPhone 價格:免費
由於其功能單一,濾鏡少,這款應用在AppStore中的排名非常靠後,小編目測這貨如果沒有創新的話是很難進一步發展的。
5.樂魔庫 iPhone 價格:免費
這款應用應該算是中國圖片分享應用中的」PicPlz」了,無論是其官方網站還是應用本身都已經無法登陸,但是小編就納悶了既然已經放棄了支持這貨為什麼在AppStore還沒有下架呢?這不是浪費人的感情么?應該是圖片分享應用太多,和PicPlz一樣,樂魔庫提前退出了。
總結:挑戰和機遇
Instagram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中國的這些應用開發者如果只是因為看到Instagram的成功而盲目追隨模仿的話最終肯定也會和PicPlz以及樂魔庫一樣,在激烈的競爭中退出這個舞台。中國本土圖片分享應用想要獲得成功,機會還是相當大的,Instagram在國外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中國本土化做得並不理想,相比之前的只支持國外主流社交媒體來說它在近期才加入了對新浪微博的支持,相比中國本土的圖片分享應用來說分享方式就太薄弱了,畢竟中國並不是每個人都只用新浪微博這一社交平台的,多社交平台的支持才能贏得更多的用戶,這一點Instagram就相對來說弱了不少。隨着手機網絡以及手機設備的發展,手機圖片分享也漸漸成為主流,圖片的傳播依賴熟人之間的關注、互動,眾多社交媒體也讓圖片分享多出了更多的選擇,如何注重提高用戶的社交體驗也是當前圖片分享應用所需注意的問題之一;
目前使用這類圖片分享應用的用戶主要以年輕人為主,他們對新興事物接觸快但更換也快,無論是從視覺還是體驗上來說,他們對應用都非常挑剔,圖片分享應用如果能在UI上能多下一些功夫的話抓住這些用戶也就更容易一些,好的UI設計不僅是讓應用變得有個性有品味,還要讓應用的操作變得舒適、簡單、自由,才能更好的體現這款應用的定位和特點。但是上面介紹的這幾款應用除了一些輕微的創新外都避免不了一些同質化問題,也就是說用戶不論選擇哪款應用基本上都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如何擺脫同質化現狀走出自己的創新道路也許就是該應用在圖片分享應用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Instagram的關鍵因素吧;
最後一點就是盈利模式,眾所周知,Instagram的盈利模式非常明確,它是通過額外濾鏡收費以及通過標籤展示商家的隱性廣告模式來進行盈利的,但是縱觀國內相同類型的應用來說基本上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對於中國這個崇尚免費的大環境來說,收費可能會讓這類應用死的更快,如果想盈利這些應用也只有通過廣告的形式,但是如果直接在應用主界面中出現廣告的話同樣也只會加速它的滅亡,像Instagram的那種通過標籤展示商家的隱性廣告模式還是非常值得學習的。當然一款應用想要盈利前提還是要有一定的用戶群,沒有用戶積累你就算有廣告但是誰能看到你的廣告呢,所以說用戶積累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之一,這類應用只有當用戶數量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才可以考慮盈利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